氯化钯溶液怎么配置(一氧化碳和氯化钯反应原理?)

金和贵金属 钯回收提炼评论208 次浏览阅读模式

化学活化法方程式?

活化的方法常用的有分步活化和一步活化法。

(1)分步活化法:分步活化法是使塑料表面浸润一层具有还原作用的金属盐溶液(敏化),通常是氯化亚锡(SnCl2·2H2O),然后再在贵金属盐的溶液里还原出催化中心(活化),通常是硝酸银溶液,也有氯化钯溶液。

其工艺规范如下。

敏化液:SnCl2·2H2O 10g/L

HCl 40mL/L

锡条 1根

温度 室温

时间 5-15 min

活化:①AgNO3 1-3g/L

NH4OH 加至溶液透明

温度 室温

时间 5-15 min

②PdCl2 0.5-1g/L

HCl 20-30mL/L

注意硝酸银要用蒸馏水配制,且进入活化前要用蒸馏水清洗。

(2)一次活化法:一步活化法是使催化金属还原出来并形成胶体,一次浸润在塑料表面,经解胶后即有活性,常用的是胶体钯法,工艺规范如下。

PdCl2 1g/L

HCl 300mL/L

SnCl2·2H2O 38g/L

温度 室温

时间 5-10min

解胶:HCl 80-120mL/L

温度 室温

时间 3-5min

这两种方法比较起来,第一种活化法材料来源较为广泛,价格便宜,便溶液的稳定性差,且银只对化学镀铜有催化作用,对化学镀镍则无能为力。采用钯活化的方法价格较贵,但溶液稳定性好,且对化学镀铜及化学镀镍均有很好的催化效果,所以镀层的附着力强,产品合格率高 ,质量可靠。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无论采用哪种活化方法都会遇到活化不好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实践经验表明:除了粗化不够以外,大多数是由于活化液配制不当或者操作不仔细、溶液维护不好造成的。

对于采用氯化亚锡敏化、硝酸银活化的方法来说,配制敏化液时,应先放盐酸于少量水中,再加入氯化亚锡使之溶解,最后稀释到规定的体积,不可颠倒次序,否则,容易因氯化亚锡的水解而使配制失败。即

SnCl2+ H2O=Sn(OH)Cl↓+ HCl

水解后的溶液呈乳白色浑浊,不易被吸附到塑料表面,也就使活化液中银的还原成问题而使活化不足,在生产中带入大量的水使溶液的PH值上升也会出现同样结果。

对硝酸银溶液的配制,一定要用蒸馏水,否则,自来水中的Cl会使硝酸银消耗:

Ag++ Cl-= AgCl↓

加入的氨水量不宜过多,否则,也会因络合能力增强而影Ag的还原,同时,生产中敏化后的制品一定要经过认真清洗 并在蒸馏水中清洗后,方可进行活化过程。

对于胶体钯活化法来说,配制是关键,如果配制不当,就会没有活性或者很快就失去活性。无论用哪种方法,一是计量要准确,再一是反应要完全,为此一定要加温到60℃并保温8h左右。最好是放置一定时间再使用,则活性最佳。采用等离子计量法可以配制出活性很高且马上可使用的活化液,但反应温度如掌握不好,则会因反应太快而出现金属漂浮于液面的现象,使活化液很快失效。

在生产过程中,要维护好活化液,绝不可将粗化液等破坏胶体的物质带入液内,此外,要加盖保存,以防空气中的氧将Sn+氧化为Sn4+。

另外,解胶液要经常更换,否则,也会影响胶体钯活化工艺的活性。

一氧化碳和氯化钯反应原理?

CO与PdCl2溶液反应产生黑色金属钯粉末,同时溶液酸性增强且有气泡冒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酸性增强是因为由盐酸生成,产生的气泡是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dCl2+CO+H2O=Pd+2HCl+CO2;给燃料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充分,从而能提高燃料燃烧的效率并减少CO环境的污染.

CO与PdCl2(氯化钯)溶液反应产生黑色的金属钯粉末?

反应物是氯化钯(PdCl2)、CO和水,生成物是钯,二氧化碳和盐酸,用观察法配平即可,在该反应中一氧化碳得氧属于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故答案为:PdCl2+CO+H2O=Pd+CO2+2HCl;还原.

为什么要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钯溶液来检验溶液中是否有硫酸根离子?

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来检验溶液中是否有硫酸根离子。稀盐酸酸化的目的是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等的干扰,再者白色钡盐沉淀中只有硫酸钡不溶于强酸,从而确定溶液中有无硫酸根离子。

钯的用途?

钯是航天、航空、航海、兵器和核能等高科技领域以及汽车制造业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也是国际贵金属投资市场上的不容忽略的投资品种。

氯化钯还用于电镀;氯化钯及其有关的氯化物用于循环精炼并作为热分解法制造纯海绵钯的来源。一氧化钯(PdO)和氢氧化钯[Pd(OH)2]可作钯催化剂的来源。四硝基钯酸钠[Na2Pd(NO3)4]和其它络盐用作电镀液的主要成分。

钯在化学中主要做催化剂;钯与钌、铱、银、金、铜等熔成合金,可提高钯的电阻率、硬度和强度,用于制造精密电阻、珠宝饰物等。而最常见和最有市场价值钯金首饰的合金是钯金.

主要用于制催化剂,还用于制造牙科材料、手表和外科器具等。

求几种简单采集指纹的方法?

指纹可以分为三类:

1. 明显纹:就是目视即可见的纹路。

如手沾油漆、血液、墨水等物品转印 而成,通常都是印在指纹卡上成为基本资料。

2. 成型纹:这是指在柔软物质,如手接触压印在蜡烛、黏土上发现的指纹。

3. 潜伏指:纹这类指纹是经身体自然分泌物如汗液,转移形成的指纹纹路, 目视不易发现,是案发现场中最常见的指纹。

潜伏指纹往往是手指先接触到油脂、汗液或尘埃后,再接触到干净的表面而留下,虽然肉眼无法看到这些指纹,但是经过特别的方法及使用一些特别的化学试剂加以处理,即能显现出这些潜伏的指纹。

4. 鉴识人员最常接触到的指纹是潜伏纹。如果指纹是留在金属、塑胶、玻璃、磁砖等非吸水性物品的表面,检验方法就比较容易。通常可以用粉末法,选择颜色对比大的粉末,撒在物品表面提取出完整的指纹;另一方法是磁粉法,以微细的铁粉颗粒,用磁铁作为刷子,来回刷扫,显现指纹。

5. 如果指纹留在纸张、卡片、皮革、木头等吸水性物品的表面,必须经过化学处理 才能在化验室显形。

6. 常用的化学法有:

7. 碘熏法——即使用碘晶体加温产生蒸气,它与指纹残留物的油脂产生反应后,便会出现黄棕色的指纹,必须立即拍照或用化学方法固。

8. 宁海得林(Ninhydrin)法——将试剂喷在检体上,与身体分泌物的氨基酸产生反应后,会呈现出紫色的指纹。

9. 硝酸银法——硝酸银溶液与潜伏指纹中的氨化钠产生反应后,在阳光下会产生黑色的指纹。

10. 萤光试剂法——萤光氨与邻苯二醛几乎马上与指纹残留物的蛋白质或氨基酸作用,产生高萤光性指纹,此试剂可以用在彩色物品的表面。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金和贵金属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3月13日 10:24:3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jinhebao.com/50931.html
评论  0  访客  0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