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钯碳燃点?
- 金属钯有什么用途?
- 钯与三氯化铁反应?
- 8碳催化剂怎么催化?
- 氯化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和相关化合物的)?
- 如何证明木炭与氧化铜反应有一氧化碳生成?
- CH3COOH是什么?
- 化学活化法方程式?
钯碳燃点?
钯是元素周期表中第III族(镍族)和轻铂金属的过渡元素,是一种中等硬度,中等可锻造且易延展的银白色金属。 钯碳活性高,遇空气自然,主要是钯与氧反应产生放热并产生火花,点燃了干燥的活性炭等易燃物质。平时应该用水封起来,使用时很容易起火!
钯碳的熔点 是1554 °C(lit.)。钯碳的沸点 是2970 °C(lit.)。
金属钯有什么用途?
钯钯是第五周期Ⅷ族铂系元素的成员,是由1803年英国化学家武拉斯顿从铂矿中发现的化学元素,是航天、航空等高科技领域以及汽车制造业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主要化合物二氯化钯(PdCl2)、四氯钯酸钠(Na2PdCl4)和二氯四氨合钯。 二氯四氨合钯 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在空气和潮湿环境中稳定,加热至 800℃,钯表面形成一氧化钯薄膜。钯能耐氢氟酸、磷酸、高氯酸、盐酸和硫酸蒸气的侵蚀,但易溶于王水和热的浓硫酸及浓硝酸。熔融的氢氧化钠、碳酸钠、过氧化钠对钯有腐蚀作用。钯的氧化态为+2、+3、+4。钯容易形成配位化合物,如K2[PdCl4]、K4[Pd(CN)4]等。
钯与三氯化铁反应?
他的正二价还原电极电位约为0.9大于三价铁的0.7左右的还原电极电位,因此应该能把亚铁离子氧化,但是氯化钯中的二价钯不行,二价钯离子能和氯离子形成配合离子降低了钯的还原电位,1mol/l的氯离子中约为0.6左右,所以就不能氧化亚铁离子了,所以没有氯化铁产生了。
8碳催化剂怎么催化?
钯碳是一种催化剂,是把金属钯粉负载到活性碳上制成的,主要作用是对不饱和烃或CO的催化氢化。
块状金属钯能吸收大量氢气,使体积显著胀大,变脆乃至破裂成碎片。
钯炭催化剂是将金属钯负载到活性炭里形成负载型加氢精制催化剂,用于精制处理对苯二甲酸原料,生产精制对苯二甲酸。
氯化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和相关化合物的)?
物理性质
钯是银白色过渡金属,较软,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能锻造、压延和拉丝。块状金属钯能吸收大量氢气,使体积显著胀大,变脆乃至破裂成碎片。 常温下,1体积海绵钯可吸收900体积氢气,1体积胶体钯可吸收1200体积氢气。加热到40~50℃,吸收的氢气即大部释出,广泛地用作气体反应,特别是氢化或脱氢催化剂,还可制作电阻线、钟表用合金等。
化学性质
主要化合物二氯化钯(PdCl2)、四氯钯酸钠(Na2PdCl4)和二氯四氨合钯。 二氯四氨合钯(此处应为平面正方形结构)
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在空气和潮湿环境中稳定,加热至 800℃,钯表面形成一氧化钯薄膜。钯能耐氢氟酸、磷酸、高氯酸、盐酸和硫酸蒸气的侵蚀,但易溶于王水和热的浓硫酸及浓硝酸。熔融的氢氧化钠、碳酸钠、过氧化钠对钯有腐蚀作用。钯的氧化态为+2、+3、+4。钯容易形成配位化合物,如K2[PdCl4]、K4[Pd(CN)4]等。
如何证明木炭与氧化铜反应有一氧化碳生成?
一氧化碳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所以安装以下装置点燃A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铜。
装置B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若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一氧化碳气体生成。
CH3COOH是什么?
CH3COOH
乙酸(醋酸)
分子量:60
结构: H O
| ‖
H-C-C
| \
H OH
酸又称为冰醋酸;
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呈弱酸性.乙酸盐也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
1.酸性
乙酸的酸性明显,比碳酸(H2CO3)的酸性强。在水溶液中可以部分电离产生氢离子。
CH3COOH=CH3COO- + H+
乙酸的酸性促使它还可以与碳酸钠、氢氧化铜、苯酚钠等物质反应。
2CH3COOH + Na2CO3=2CH3COONa + CO2 + H2O
2CH3COOH + Cu(OH)2=(CH3COO)Cu2 + 2H2O
CH3COOH + C6H5ONa=C6H5OH (苯酚)+ CH3COONa
2.酯化
在有浓硫酸存在并加热的条件下,乙酸可以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例如: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可以生成乙酸乙酯。
CH3COOH + C2H5OH =CH3COOC2H5 + H2O
制取方法:乙酸有多种制取方法。
发酵法
发酵法是乙酸最原始的制造方法。
这种方法采用含糖类物质的植物果实发酵制乙醇,乙醇经过发酵氧化成乙醛,再将乙醛进一步氧化制得乙酸。
食用的醋就是用这种方法制成的。
乙醇氧化法
由乙醇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制得.
C2H5OH + O2 CH3COOH + H2O
乙醛氧化法
由乙醛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催化剂为乙酸锰:(CH3COO)2Mn)和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制得.
2CH3CHO + O2=2CH3COOH
乙烯氧化法
由乙烯在催化剂(所用催化剂为氯化钯:PdCl2、氯化铜:CuCl2和乙酸锰:(CH3COO)2Mn)存在的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此反应可以看作先将乙烯氧化成乙醛,再通过乙醛氧化法制得。
丁烷氧化法
丁烷氧化法又称为直接氧化法,这是用丁烷为主要原料,通过空气氧化而制得乙酸的一种方法,也是主要的乙酸合成方法。
2CH3CH2CH2CH3 + 5O2 =4CH3COOH + 2H2O
其他方法
除上述方法之外,还有许多制取乙酸的方法和途径。
用途: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途十分广泛。
可以作溶剂(如喷漆溶剂);
制造乙酸盐(醋酸盐);
合成乙酸乙酯以及进一步合成乙酰乙酸乙酯;
合成纤维(如维纶等);
生产醋酸纤维;
制造香料、染料、医药、农药等
醋酸
化学活化法方程式?
活化的方法常用的有分步活化和一步活化法。
(1)分步活化法:分步活化法是使塑料表面浸润一层具有还原作用的金属盐溶液(敏化),通常是氯化亚锡(SnCl2·2H2O),然后再在贵金属盐的溶液里还原出催化中心(活化),通常是硝酸银溶液,也有氯化钯溶液。
其工艺规范如下。
敏化液:SnCl2·2H2O 10g/L
HCl 40mL/L
锡条 1根
温度 室温
时间 5-15 min
活化:①AgNO3 1-3g/L
NH4OH 加至溶液透明
温度 室温
时间 5-15 min
②PdCl2 0.5-1g/L
HCl 20-30mL/L
注意硝酸银要用蒸馏水配制,且进入活化前要用蒸馏水清洗。
(2)一次活化法:一步活化法是使催化金属还原出来并形成胶体,一次浸润在塑料表面,经解胶后即有活性,常用的是胶体钯法,工艺规范如下。
PdCl2 1g/L
HCl 300mL/L
SnCl2·2H2O 38g/L
温度 室温
时间 5-10min
解胶:HCl 80-120mL/L
温度 室温
时间 3-5min
这两种方法比较起来,第一种活化法材料来源较为广泛,价格便宜,便溶液的稳定性差,且银只对化学镀铜有催化作用,对化学镀镍则无能为力。采用钯活化的方法价格较贵,但溶液稳定性好,且对化学镀铜及化学镀镍均有很好的催化效果,所以镀层的附着力强,产品合格率高 ,质量可靠。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无论采用哪种活化方法都会遇到活化不好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实践经验表明:除了粗化不够以外,大多数是由于活化液配制不当或者操作不仔细、溶液维护不好造成的。
对于采用氯化亚锡敏化、硝酸银活化的方法来说,配制敏化液时,应先放盐酸于少量水中,再加入氯化亚锡使之溶解,最后稀释到规定的体积,不可颠倒次序,否则,容易因氯化亚锡的水解而使配制失败。即
SnCl2+ H2O=Sn(OH)Cl↓+ HCl
水解后的溶液呈乳白色浑浊,不易被吸附到塑料表面,也就使活化液中银的还原成问题而使活化不足,在生产中带入大量的水使溶液的PH值上升也会出现同样结果。
对硝酸银溶液的配制,一定要用蒸馏水,否则,自来水中的Cl会使硝酸银消耗:
Ag++ Cl-= AgCl↓
加入的氨水量不宜过多,否则,也会因络合能力增强而影Ag的还原,同时,生产中敏化后的制品一定要经过认真清洗 并在蒸馏水中清洗后,方可进行活化过程。
对于胶体钯活化法来说,配制是关键,如果配制不当,就会没有活性或者很快就失去活性。无论用哪种方法,一是计量要准确,再一是反应要完全,为此一定要加温到60℃并保温8h左右。最好是放置一定时间再使用,则活性最佳。采用等离子计量法可以配制出活性很高且马上可使用的活化液,但反应温度如掌握不好,则会因反应太快而出现金属漂浮于液面的现象,使活化液很快失效。
在生产过程中,要维护好活化液,绝不可将粗化液等破坏胶体的物质带入液内,此外,要加盖保存,以防空气中的氧将Sn+氧化为Sn4+。
另外,解胶液要经常更换,否则,也会影响胶体钯活化工艺的活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