铂铑的用途?
1、铂铑纤维主要用作热电偶材料,它是一种用于热电偶的热电偶丝,用于对各种生产过程中的0-1800℃范围内的流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表面等温度。铑可提高合金对铂的热电势、抗氧化和耐酸腐蚀能力。有PtRh5、PtRhl0、PtRhl3、PtRh30和PtRh40等合金。大于20%Rh的合金不溶于王水。
2、工业热电偶有铂铑丝B型号的,S型号的,R型号的,铂铑热电偶又称高温贵金属热电偶,铂铑有单铂铑(铂铑10-铂铑)和双铂铑(铂铑30-铂铑6)之分,它们作为温度测量传感器,通常与温度变送器、调节器及显示仪表等配套使用,组成过程控制系统,用以直接测量或控制各种生产过程中0-1800℃范围内的流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表面等温度。使用的行业有钢铁、发电、石油、化工、玻纤、食品、玻璃、制药、陶瓷、有色金属、热处理、航天、粉末冶金、碳素、焦化、印染等几乎所有工业领域。
铂铑钯合金会被草酸腐蚀吗?
不会。
以铂为基添加铑所组成的铂合金。自固相线以下为连续固溶体。德国绕伯(E. Raub)曾预测存在着类似于铂铱系中的固相分解区,其临界温度约780℃,但至今尚未证实。是铂基含铑的二元合金,在高温下为连续固溶体。铑可提高合金对铂的热电势、抗氧化和耐酸腐蚀能力。大于20%Rh的合金不溶于王水。用高频炉或中频炉氩气保护熔炼。20%Rh以下的合金可全部冷加工成材;大于20%Rh的合金由热加工和冷加工成材;PtRh70合金全由热加工成材。主要用作热电偶材料,有PtRhl0/Pt、PtRh13/Pt等 。还作为催化剂、坩埚和喷丝嘴,高温发热体、电气接点和火花塞电极。作为绕组材料。
航模的动力是什么?
航模的动力是提供航空模型飞行动力的装置。
航模的动力有活塞发动机、脉动式喷气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和二氧化碳发动机等。
活塞发动机多数是二行程单缸内燃机。
航空模型规范规定,参加竞赛和纪录飞行的模型发动机汽缸工作容积不大于10毫升,分为1毫升、2.5毫升、5毫升、10毫升等几个主要等级。
这些发动机有火花点火发动机、压燃发动机和电热线点火发动机等。
火花点火发动机以汽油作燃料,用电火花点火。
压燃发动机用煤油和乙醚作燃料,混合气压缩时自燃点火。
电热线点火发动机用甲醇为主要燃料,用电热线(铂铱合金丝)点火。
什么电子垃圾含金子量高?
基本上所有的程控电脑用电脑控制的电路板含金量是最高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电路板主要有:电视机、电脑、洗衣机、冰箱、空调、手机等家用电器;在这里不得不说手机板是提炼贵金属比较好的原材料,尤其是老式手机和老式电脑中的含金量都比较高,如老式诺基亚、摩托罗拉、飞利浦、波导等老型手机;含金量较高的电脑板比如说老式的台式机,插软盘、运行98系统的老式电脑。据统计:其中每一吨废旧手机中含金约280克、含银2000克、含钯100克,其中铜及少量的铂、铱、铑等暂不计。
按年淘汰量计算,这些废旧手机中含金2800千克(2.8吨)、白银20000千克(20吨)、铂族中之金属钯100千克。这是贵金属和铂族金属的宝库。
亨利·戈培尔发明灯泡的过程?
最著名的发明人又莫过于美国科学家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人尽皆知爱迪生于1879年10月21日试制灯泡成功。
在研制过程中,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仔细分析了当时的煤气灯和弧光灯,他的主攻方向是寻找一种耐热材料。由电流把它烧到白热化程度而发出炽热的光却又不至于断裂或熔化。他偶然发现棉线在空气中一下子烧成灰烬,而碳棉线放入处理过的玻璃球内则发出了炽光。很遗憾,光亮只维持了几分钟就消失了。他错误地放弃了这项试验,转而试用铯、镍、铂(白金)、铂铱合金等1,600种不同的耐热材料,收获都甚微。
托马斯·阿尔瓦·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重新回到了碳的研究上。那年10月他试验了一段长20厘米、直径为0.15厘米的碳棒,其耐热力达到5.5小时,他又不断改进着碳化方法和抽气处理。
灯泡
1879年10月21日那天,他把1根直径为0.025厘米碳化了的棉线用作灯丝,其发出的光度明亮、稳定,它以4烛光的照明度,1小时、2小时……足足亮了45个小时。经过1年多的努力,数千次的试验,人们盼望已久的电灯终于诞生了。
同年10月,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改用碳化了的卡纸大大改进电灯寿命后,生产商就迫不及待地把它投入生产。1880年除夕,3,000人走上纽约街头观赏这一新发明。成功并未使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停步。第二年,他制造出能连续亮上1,200个小时的毛竹丝灯。直到1904年,奥地利人发明了比毛竹丝灯强3倍的钨丝灯,前者才被取代。钨丝灯从1907年起一直沿用至今。
在灯泡发明之前,在太阳下山后想要照明一个地方可是一个费劲而危险的事情,要用蜡烛或者火把来照明,虽然当时的油灯还算不错,但它总是会留下烟灰。
在18世纪的中期电气科学真正有了发展,当时到处的发明家都大声疾呼要发明一个实用的家庭照明的装置。英国发明家斯万和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1897年发明了电灯泡,在现代的电灯泡与当年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只是多了一些部件。
一般认为电灯是由美国人托马斯·爱迪生所发明。但倘若认真的考据,另一美国人亨利·戈培尔(Henry goebbels )比爱迪生早数十年已发明了相同原理和物料,而且可靠的电灯泡,而在爱迪生之前很多其他人亦对电灯的发明作出了不少贡献。
1801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将铂丝通电发光[1] 。
1810年,戴维发明了电烛,利用两根碳棒之间的电弧照明[1] 。
1854年,亨利·戈培尔使用一根炭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电发光。他的发明今天看来是首个有实际效用的白炽灯。他当时试验的灯泡已可维持400小时,但是并没有即时申请设计专利。
1850年,英国人约瑟夫·威尔森·斯旺(Joseph Wilson Swan)开始研究电灯。
1878年,约瑟夫·威尔森·斯旺以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得到英国的专利,并开始在英国建立公司,在各家庭安装电灯。
1874年,加拿大的两名电气技师申请了一项电灯专利。他们在玻璃泡之下充入氮气,以通电的碳杆发光。但是他们无足够财力继续发展这发明,于1875年把专利卖给托马斯·爱迪生。
1879年,爱迪生改以碳丝造灯泡,成功维持13个小时。
1880年,爱迪生的炭化竹丝灯泡曾成功在实验室维持1200小时。但是在英国,斯旺控告爱迪生侵犯专利,并且获得胜诉。爱迪生在英国的电灯公司被迫让斯旺加入为合伙人。但后来斯旺把他的权益及专利都卖了给爱迪生。在美国,爱迪生的专利亦被挑战。美国专利局曾判决他的发明已有前科,属于无效。最后经过多年的官司,爱迪生得到碳丝白炽灯的专利权。
灯泡
1906年,通用电器发明一种制造电灯钨丝的方法。最终廉价制造钨丝的方法得到解决,钨丝电灯泡被使用至今。
1910年,美国的库利厅用钨丝做灯丝,发明了钨丝灯泡。
1913年,美国的兰米尔在玻壳里充入气体以防止灯丝蒸发,发明了充气钨丝灯泡。
1925年,日本的不破橘三发明了内壁磨砂灯泡。
1932年,日本的三浦顺一发明了双螺旋钨丝灯泡。
电灯泡什么时候发明?
电灯的发明需要智慧的灵光。从1837年开始,海因里希·格佩尔就全身心的致力于研究人造光源。在电弧发光试验遭遇了多次火灾而不得不中止后,他转而寻找发光纤维,但大多数材料都会很快烧毁。竹丝的使用让试验获得了重大进展。1854年,智慧的灵光闪现,格佩尔将灯丝置于真空环境中进行试验,在那次试验中灯丝整整坚持了40小时,而今天它已经点亮了整个世界。
人们普遍认为电灯泡是爱迪生发明的。但是在爱迪生1879年“发明”电灯泡之前,灯泡已经出现并存在了。从发明创造的角度来看这个发明,爱迪生只是在前人电灯泡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延长了电灯泡的使用寿命而已。
八大计量单位?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一系列由物理学家订定的基本标准单位。缩写为SI,国际单位制共有八个基本单位。
1960年10月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确定了国际通用的国际单位制,简称SI制。某些单位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以此纪念科学家。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为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摩尔和坎德拉。二个辅助单位:平面角弧度rad,立体角球面度Sr。
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有7个,如下:
① 长度单位——米(m)。
② 质量单位——千克(kg)。
③时间单位——秒(s)。
④ 电流强度单位——安培(A)。
⑤ 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K)。
⑥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mol)。
⑦ 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 (cd)。
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单位含义:
① 长度单位——米(m)。
1889年第1届国际计量大会批准国际米原器(铂铱米尺)的长度为1米。
② 质量单位——千克(kg)。
1889年第1届国际计量大会批准了国际千克原器,并宣布今后以这个原器为质量单位。
③时间单位——秒(s)。
最初,时间单位“秒”被定义为平均太阳日的 1/86400。“平均太阳日”的精确定义留待天文学家制定。但是测量表明,平均太阳日不能保证必要的准确度。
④ 电流强度单位——安培(A)。电流和电阻的所谓“国际”电学单位,是1893年在芝加哥召开的国际电学大会上所引用的。
而“国际”安培和“国际”欧姆的定义,则是1908年伦敦国际代表会议所批准的。
⑤ 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K)。1954年第10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了热力学温度单位的定义,它选取水的三相点为基本定点,并定义其温度为273.16K。
⑥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mol)。这个单位同原子量有密切关系。最初,“原子量”是以化学元素O(氧)的原子量(规定为16)为标准。
定义:凡是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结构微粒(约6.022×1023)的物质,其物质的量为1mol(摩尔)。
⑦ 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 (cd)。各国所用的以火焰或白炽灯丝基准为根据的发光强度单位,于1948年改为“新烛光”。1cd(坎德拉)为一光源在给定方向的发光强度,该光源发出频率为540×1012Hz(赫兹)的单色辐射,且在此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 1/683 W/sr(瓦特每球面度)。
定义中的540×1012Hz(赫兹)辐射波长约为555nm,是人眼感觉最灵敏的波长。

评论